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——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

2

第一节:教育与人口

1.人口功能:

①提高人口素质

②控制人口增长

③改善人口结构

2.人口对教育的反作用

①人口数量、速度——教育的发展规模、速度

②就业结构——内部结构

③地域分布——布局和办学形式

④人口流动

第二节:教育与生产力【选择】

1.经济功能:

①再生产劳动力——“我们”

②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——“知识变为生产力“

③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——“旧知识变为新知识”

2.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(根本作用)

①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

②教育结构的变化

③教育的内容和手段

④教育目的

速归(规)借(结)木(目)手内

3.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

人力资本理论——舒尔茨

(人所拥有的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)

第三节: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【简答】

1.政治功能(社会民主需要政治人才的思想舆论)

①教育通过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和培养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

②教育通过思想传播、制造舆论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

③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

2.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(两权一目的)

①教育的领导权

②受教育的权利

③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

第四节:教育与文化【简答】

1.教育的文化功能

①教育具有筛选、整理、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

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

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

传递:前 后(时间)

传播:空间的扩大

image-20220327235718897

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

1.顺序性

人的身心发展过程由低级到高级,具有一定的顺序性

(举例:三躺六坐八爬,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,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)

关键词:教育要循序渐进,不能“揠苗助长”

2.阶段性

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,面临着不同的发

展任务

关键词:量变—质变、一刀切、一锅煮(针对个人)

3.不平衡性

①同一因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(举例:身高)

②不同因素在同一时期有不同表现(举例:身体发育和心智发育)

关键词:抓住关键期

4.个别差异性

①不同群体之间

②不同个体之间

关键词:长善救失、因材施教

5.互补性

①身身互补

②身心互补

第二节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

1.遗传(辨析、简答)

概念:遗传素质,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、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。

作用:

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前提,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。

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

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和阶段

④不宜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

2.环境(选择)

①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

②环境制约个体的发展水平,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、水平、速度和个别差异

③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

④有积极和消极之分

3.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(简答、辨析)

(1)原因(三有一训练,控制很全面)

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地活动

②通过受专门训练的老师来进行

③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

④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 、系统和深刻

(2)表现

①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

②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

③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

④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

4.个体主观能动性起决定作用(选择)

①个体的能动性是人在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

②个体的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

③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

第二节 关于人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

1.遗传决定论(内发论):

①高尔顿

②霍尔: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

③格塞尔:双生子爬梯实验

④孟子: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,我固有之也

2.环境决定论(外铄论):

①荀子:性恶论

②洛克:白板说

③华生:教育万能论

④斯金纳:行为主义强化论

3.调和论

①伍德沃斯:遗传和环境的乘积

②斯特恩:内部性质和外部环境的合并

材料分析题答题思路

①先读问题,明确考察的知识点

②回忆并呈现知识点

③阅读材料与知识点一一对应

④整理答案,知识点+材料的形式

⑤总结

image-20220328000030730

第四章第一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

1.教育制度的含义【选择】

广义的教育制度:国民教育制度

狭义的教育制度: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(总体系)

2.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

3.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【简答】

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

②社会制度的制约

③人口状况

④儿童的年龄特征

⑤原有和外国学制的经验

4.旧中国的学制

(壬颁布,癸实施,资本主义丑男女,六三三制美长戌)

①1902年“壬寅学制”《钦定学堂章程》 首次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 日本

只颁布,未实行

②1904年“癸卯学制” 《奏定学堂章程》首次得到实施

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 不允许男女同校

③1912年“壬子癸丑学制” 男女同校 资产阶级

④1922年 “壬戌学制”=“六三三制” 美国 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